365bet官网中文网-365网站靠谱不-28365365体育在线

Est. 1980 · 每日复古新闻

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知識網

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知識網

「平埔族不是單指一個族」。平埔族群主要分布在蘭陽平原、東北角、北海岸、臺北盆地、西部海岸平原一直到臺南、高雄及屏東一帶,使用的語言與現今正名的法定16族原住民族同樣隸屬世界諸多語系中的南島語系。由於居住地區濱海的因素,平埔族群與亞洲其他地區的南島語族,一直以舟船互有來往;與當時內山居住的原住民族群密切往來,彼此都在文化上相互影響;也同樣因為地緣關係,與漢人互動較為頻繁,被清朝政府稱為「平埔族」或是「平埔番」,意指居住在平原埔地的臺灣原始住民,或稱為「熟番」,指的是雖為異族人群,但相較於「生番」漢化程度高。 400年來因為文化交互影響下,使得絕大多數臺灣居民對平埔族群越來越陌生,部分語言及傳統文化面臨較高危機的族群,甚至成為了這片土地上隱沒的族群。隨著多元文化浪潮的掀起與本土文化運動的抬頭,平埔族群也開始了一波波的文化復振運動,在瞭解平埔族群文化特質之前,應先尊重及認識各族群的稱呼。 (一)凱達格蘭族Ketagalan 分布地區東起新北市貢寮區三貂角,經臺北盆地北至新北市石門區,沿大屯火山脈至淡水河口,南達桃園市境,相傳舊名為Sanasai的綠島為凱達格蘭族的起源地。 (二)噶瑪蘭族Kavalan 分布於宜蘭縣蘭陽平原,惟目前正名之噶瑪蘭族人分布於花蓮及臺東兩縣部分沿海村落,多集中居住於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。 (三)道卡斯族Taokas 分布地區沿著大甲溪沿岸,由臺中市經苗栗縣至新竹縣的海岸平原地帶。 (四)噶哈巫族Kaxabu 主要居住在臺灣中部埔里盆地眉溪四庄(牛眠山、守城份、大湳、蜈蚣崙),在南投縣仁愛鄉南豐村、大同村及霧社地區也有少數族人。 (五)巴宰族Pazeh 分布地區北以苗栗縣三義鯉魚潭經臺中市豐原、東勢,到南投縣埔里愛蘭部落。 (六)拍瀑拉族Papora 分布於臺中市大肚溪以北至清水以南,以大肚山臺地以西的海岸平原為主。 (七)巴布薩族Babuza 主要分布於彰化縣境內平原,部分深入臺中盆地。 (八)羅亞族Lloa 分布於雲林縣、嘉義縣(市)到臺南市新營以北一帶。 (九)阿里坤族Arikun 分布於彰化縣、臺中市東側山麓與南投縣西側區域一帶。 (十)西拉雅族Siraya 主要分布在嘉南平原到恆春半島之間。19世紀時部分西拉雅人逐漸東遷,移住臺東縣、花蓮縣一帶。 (十一)大武壠族Taivoan 現今主要分布在臺南市、高雄市兩地區的丘陵和河谷地帶,2009 年八八風災前,原高雄縣小林村曾為臺灣大武壠族人口最多的部落。 (十二)馬卡道族Makatao 分布在臺灣最南部之嘉南平原(包含高雄市)和屏東平原一帶。

相关文章